释放原理
- 缓释肥:通过化学的和生物的因素使肥料中的养分释放速率变慢,如添加尿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等,抑制尿素转化,从而使养分缓慢释放。
- 控释肥:主要通过包膜技术,将肥料的营养物质包裹在聚合物膜中,依靠土壤温度和膜的厚度等控制聚合物膜的溶解速度来释放养分。
释放特点
- 缓释肥:养分释放受土壤pH值、微生物活动、土壤中水分含量、土壤类型及灌溉水量等多种外界因素影响,释放速度不均匀,与作物的营养需求不一定完全同步。
- 控释肥:释放速度主要受土壤温度影响,在一定温度范围内,温度升高,释放速度加快,与植物生长对肥料的需求规律较为符合,能较好地满足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。
肥料成分
- 缓释肥:大部分为单体肥,以氮肥为主。
- 控释肥:多为N-P-K复合肥或再加上微量元素的全营养肥。
制作工艺
- 缓释肥:可通过在生产时添加化学物质改变养分化学性质,或利用肥料粒子特殊结构和材料等物理方法制作。
- 控释肥:主要采用包膜技术,工艺相对复杂,对包膜材料和制作精度要求较高。
肥效利用率
- 缓释肥:能减少养分流失,提高利用率,但相比控释肥,其养分释放与作物需求的匹配度稍差,利用率提升幅度相对较小。
- 控释肥:能使养分释放与作物吸收基本同步,肥料利用率较高,可将肥料利用率由原来的35%提高一倍左右。
适用场景
- 缓释肥:适用于生长期相对适中,对养分需求稳定的大田作物和部分中药材。
- 控释肥:更适合生长期较长的大田作物和中药材等,也适用于无土栽培等。
价格
- 缓释肥:制作工艺相对简单,价格一般相对较低。
- 控释肥:由于生产工艺复杂,对技术和材料要求高,价格通常比缓释肥要高。